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正文

JDPower2022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长安位居自主第一

2022-09-16 16:14来源:互联网 点击:

  9月1日,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发布2022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报告主要涉及燃油车型,因此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并未出现在榜单上。

  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新车质量表现略有下滑,呈现出与美国市场类似的趋势。据悉,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重点考察了拥车期为2至6个月的新车车主遇到的质量问题,新车质量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分值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也越好。

  研究显示,2022年,行业层面中国新车质量问题数为213个PP100,较2021年上升2.8个PP100。设计缺陷类问题,其PP100较去年增加了4.2个,达143个PP100。

  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表示:“整车质量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从产品设计之初,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生产工艺的优化,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的协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才能实现最终的品质提升。”

  从主流车品牌排名来看,中国品牌在前十中占据了三席,分别为长安汽车、奇瑞和广汽传祺。其中长安汽车排在中国品牌第一,保持蝉联态势,奇瑞、广汽传祺排名并列。

  对于能够蝉联第一,应该说长安汽车是有很足底气的。一是长安汽车在设计、制造领域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其乘用车业务在中国品牌中的影响力很高,而获得高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整车的高品质。其次是长安汽车有严格的新车验证体系,其中涉及到行驶性能、NVH、热管理、耐久性与可靠性、智能网联、安全等16个验证领域。

  而在研发源头,长安汽车是非常注重在此领域投入的,两组数据就能看出这一点,一是长安汽车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当中,这一比例处于行业主流水准,换算为投入具体资金量的话也是很靠前的。

  二是长安汽车很早就建设了“六国九地”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各研发中心各有侧重,换句话说,分布在各个国家、地区的研发中心都有自身的特长所在,从研发源头对整车各个维度设计的合理性、品质等都有了保障。从其高位运行的销量、口碑来看,似乎也验证了其新车整体质量是很能得到认可的。

  奇瑞品牌在主流品牌排名中,比去年提升2个位次;奇瑞旗下艾瑞泽5PLUS车型,在中型基础轿车细分市场超越众多竞争对手,排名行业第一;瑞虎8PLUS车型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型SUV细分市场位居行业第二;瑞虎3xPlus在微型SUV细分市场排名第三。

  奇瑞集团旗下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显著提升,使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推动集团销量进入增长快车道。今年1-7月份,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60.7万辆,同比增长19.3%;海外出口、新能源销量均创造历史新高。6、7月份销量更是接连突破10万辆,并以每月新增2万多辆的速度递增,实现了同比增速超过50%。

  今年以来,马自达在国内销量持续低迷,市场占比逐渐缩小。唯一的销量担当——马自达3昂克赛也遭到了车主的集中投诉。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开始,马自达3昂克赛投诉指数基本持平,在2月份投诉指数有所上升,其次,在7月份到达顶峰,投诉指数高达43.3。7月数据飙升是因车身附件及电器部件开裂和4S店人员技术不行遭到了车主的集中投诉。

  今年上半年,长安马自达的累计销量为63655辆,同比下跌了34.29%。这也是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连续第四次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值得一提的是销量担当马自达3昂克赛拉,上半年总销量37552辆,同比大跌了52%,占比长安马自达总销量近60%。

  究其原因,除了品牌影响力不足外,产品卖点不足成了罪魁祸首。在国内市场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中,对于操控性小于车子大尺寸、后排乘坐空间舒适。以操控性著称的宝马3系也是推出长轴距版本来迎合市场,而马自达在国内市场提供车型可见,马自达可不管消费者需要什么,要消费者来迎合马自达,这样的车企和消费者的需要背道而驰。

  最后,一方面,中国品牌的供应链、生产能力、设计基础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在基础制造工业已经能够赶超很大一批外资品牌。另一方面,技术的变革让合资品牌失速,消费者对电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更高,中国品牌的技术储备更丰富,且供应链更完善,也就意味着智能、电动的技术储备,中国品牌的成熟度优于合资品牌。在更基础的乘用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已经能够通过更好的生产工艺、更出色的技术表现,来在消费者面前树立更好的消费价值体验。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