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正文

丰收的颜色丨点绿成金看绿“荒草”、青豆子变形记

2022-09-25 07:11来源:互联网 点击:

  绿色是丰收的颜色,也是生机的颜色。在这个金秋,绿色正成为田园间的一抹亮色,各地一批批绿色农产品喜获丰收。而在这抹绿色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仲秋时节,坐落在宜春明月山脚下的温汤镇社埠村,一大片绿色铺满山峦。村民们正在田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一种淡绿色的植物。

  江西省宜春市温汤镇社埠村村民 刘波:刚到这里做事的时候,看到这个草非常眼熟,好像以前小时候在山上见过一样,后面我们村里的老人过来看稀奇,说这不是我们这里说的那种“白花草”吗?以前我们这的人拉肚子、咳嗽的时候,都会上山采一些熬水喝。

  这位村民说的“白花草”就是鹿茸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止血。它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多生长于海拔100米以上的多沙山坡及草丛中,只在我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几个省的部分地区有少量分布。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鹿茸草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 李伟权:2020年医药公司收购了野生鹿茸草18吨,2021年大约13吨,今年还不到6吨,野生鹿茸草的资源现在越来越少,所以人工种植鹿茸草势在必行。

  江西宜春,历史上曾广泛生长野生鹿茸草,这里生态环境优越,气候适宜,土壤和水分等都比较适合人工种植鹿茸草。2019年,当地开始尝试鹿茸草人工种植。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鹿茸草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 李伟权:我们第一次种植,建了200亩现代化培育种植基地,但没想到成活率只有10%。

  从满怀希望到成活率不到10%,初次尝试的失利并没有让李伟权失去信心。经过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核心,就是技术上存在欠缺。李伟权决定邀请国内的权威专家来把脉把关。于是,他们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展开合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 魏建和:我们解决了稀缺药材鹿茸草野生变家种、种子萌发与育苗、技术选择、栽培模式选择等关键技术,国内外首次实现了鹿茸草的大规模栽培,在江西宜春也建立了产业化的种植基地。

  这个秋天,是人工鹿茸草的第一个收获季,上千亩人工鹿茸草,绿意盎然,长势喜人。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按当年种植稻谷的市场价格流转村民的闲置土地种植鹿茸草。此外,基地将全程为当地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并如期回收鹿茸草,经测算,能间接带动2万多农户受益,人均年增收可达3000余元。

  村民高福莲常年在外打工,五年前为了照顾小外孙,回到了家乡,只能靠着打点零工挣钱,一年收入也只有一万多元。但今年在鹿茸草种植基地打工,情况就不一样了。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霞塘村村民 高福莲:我就在家门口上班,一天工作8个小时,工资3000元一个月,可以带带孙子,很稳定。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梁正芬:为进一步支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区里给予基地每亩200元奖补,并推出中药材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根据自愿原则,财政承担75%的保费,农户只要缴纳25%,这样就能从价格等方面,切实保障农户收益稳定。

  未来三年,当地计划完成3000亩鹿茸草种植基地建设,打造国内最大的鹿茸草种植基地,年产量达到300吨干鹿茸草,年繁育种苗4000万株,让“鹿茸草”变成村民的“致富草”。

  这几天,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高玉村的青豆种植基地里,微风拂过,绿浪翻滚,随处可见当地百姓忙碌的身影,这里的青豆喜获丰收,装满青豆的车辆穿梭在乡村道路。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高玉村村民 钟光琼:这两天采摘青豆特别忙,我们一天可以挣200多块钱。

  和大伙一块忙碌的,还有高玉村产业书记袁成兴。今年初,原本是一家企业党支部书记的袁成兴,成为罗江首批26名产业书记之一。从工厂来到田间,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经济,带动村民增收,成了他思考最多的问题。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高玉村产业书记 袁成兴:我在20多年的工业生产中,就没有接触过农业。这次把我派到我们村做产业书记,确实刚开始也不知道从何做起。

  前些年,袁成兴曾到福建参观过当地一家青豆种植企业,效益高、成本低的青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调研了解,略坪镇的气候和土壤也适合种青豆。那能否引进这只金凤凰,让本地百姓增收呢?袁成兴决定试一下。但没想到,在村民那儿却碰了钉子。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高玉村村民 唐述祥: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土地流转费到时到不到位,还有公司方把这个田种得好不好。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袁成兴与村干部多次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听取大伙的意见和建议,权衡种青豆的利弊。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高玉村产业书记 袁成兴:经过后期的多次接触,我们也请了福建企业相关的技术专家到我们这里来,对我们这边的气候、土壤等等要素保障进行先期考察。

  福建公司技术负责人 杨启云:我来考察过,这边土地很好,主要是你们这边人挺热情,还有各基层干部对我们都很关心很爱护。

  企业愿意投资,这就成功了一半。在袁成兴和村干部的努力下,大伙的思想包袱也放下了,决定跟这位新来的产业书记试一下。

  最终,引进的福建公司以每亩900元的价格在村里流转了8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青豆。公司随时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保证青豆的品质,同时,采取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解决销路问题。试种的第一年就喜获丰收,800多亩青豆,预计产量180万斤左右,产值400多万。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高玉村产业书记 袁成兴:百姓增收了,我的工作也有成就,也更有信心带领我们的百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罗江选派的首批26名产业书记,先后撬动各类产业扶持资金、信贷资金1300多万元,发展起青豆等各类主导产业8个,成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有生力量。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唐心:就是想通过发挥他们这支队伍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这些特长优势,实现选派一支队伍,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片百姓增收的效果。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副镇长 刘昱昊:每年仅摘豆子可实现劳务收入70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了当地2000余户老百姓增收,户均增收超过了3000元。

  农业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推广绿色技术,既要有精准扶持政策,也要有针对性强的到户服务,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见实效”,更多绿色技术才能有效转化落地。绿色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绿色低碳产业链条加快构建。通过技术赋能,让田园多一抹绿意,现代农业就会更生机勃勃,农民丰收的滋味也将更加浓郁甘醇。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