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间,翠微股份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融通”)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形。翠微股份预计本次事项影响损益约-4亿元。
翠微股份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海科融通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形,目前海科融通已按新要求签署了相关协议,需将额外新增涉及资金分批次退还至待处理账户。
“本次事项将对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及全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后续影响或有不确定性。同时,翠微股份提示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谨慎决策。
据证券时报,约3年前,翠微股份完成了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花费近20亿元收购海科融通98.2975%股权的交割及新增股份上市。彼时,交易对方承诺海科融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净利润分别达1.75亿元、2.07亿元和2.4亿元。
海科融通主营业务为收单服务,在收单业务产业链中,海科融通作为收单机构处于收单业务产业链中游,作为持卡人和商户之间的桥梁,与收单行、银行卡专业机构、发卡行共同完成交易资金的清结算服务。
在此前多次异动公告中,翠微股份曾称,子公司海科融通面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正处于经营转型和策略调整过程中,存在业绩不达标的风险。
据2023年半年报披露,海科融通实现营业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5077.18万元,同比下滑59.82%。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年报中,翠微股份介绍,海科融通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同比增长28.96%,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31.62%。
2020年翠微股份斥资19.45亿收购海科融通98.30%的股权。当时,交易对方承诺海科融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75亿元、2.07亿元和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翠微股份股价在9月底突然启动。在9月22日、25日、26日和27日四个交易日内连拉四个涨停板,随后股价继续上涨。其股价在9月22日-10月9日六个交易日内涨幅合计达到61.35%。
翠微股份在股票异动公告中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来自于零售经营的恢复改善以及投资类收益的增加,目前看零售业务尚未恢复到理想状态,未来投资收益也具有不确定性。
此外,翠微股份还提示风险称,子公司海科融通面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正处于经营转型和策略调整过程中,存在业绩不达标的风险。公司计划推进当代商城中关村店的整体改造及翠微店B座的优化调改,目前尚未正式实施,若实施调改将对经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