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1月7日下午3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袁友明作为基层代表,分享了医务人员在岗率和基本诊疗服务秩序保障、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农村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农村防疫工作正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对农村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关注和保护是关键。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在岗率和基本诊疗服务秩序,则是做好农村地区重点人群动态服务的重要前提。
“为应对这次农村地区疫情高峰期,我们通过招聘、返聘退休医务人员等方式,增加20名医务人员,进一步扩充了人员队伍,他们在疫情高峰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统筹全院医务人员力量,安排梯队值班值守,根据诊疗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就诊流程,扩充发热诊室4间,及时扩容住院病房,病床由原来的65张增设到94张,保证住院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做到重症患者及时转诊,全力保障老百姓的就医需求。一些医务人员在自身感染的情况下,待症状缓解后及时返岗,保证了医疗救治正常运转。我们加强对医务人员关心关爱,落实轮流休假制度,配齐防护物资,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解决医务人员家庭的实际困难,对医务人员发放临时性补助。”袁友明介绍。
实行“基层扁平化治理”,是长城乡卫生院实现服务保障“纵向到底”的一个重要手段。去年,雨湖区在全域推行“基层扁平化治理”改革,全区以300户左右为一个区块,共设置326名区块治理员,2800余名干部全部下沉区块分片包干,包户到人。“长城乡卫生院服务人口57646人,60岁以上老年人7327人,其中重点人群692人,次重点人群559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袁友明说,“为此,我们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将村医纳入家庭医生团队中,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到‘基层扁平化治理’中。我们结合邻里帮扶机制,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坚持定期探视,每日沟通。居民有任何需求,可随时与对应的区块治理员取得联系,如发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出现意外,将第一时间通知家庭医生。”
长城乡卫生院的另一个“法宝”,则是“医联体建设”。2018年4月,长城乡卫生院大胆改革创新,与上级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医院通过派驻专家下沉、投入建设资金、配齐临床科室、创新内部管理、配足临床用药、建立互通机制、争取医保政策等措施,大幅提升了长城乡卫生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花一级医院标准的钱,享受上级医院专家服务和卫生院的医保报销政策,老百姓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如果村民出现不适,家庭医生会进行初步评估,能在基层救治的,直接送到卫生院治疗;基层救治能力有限的,及时联系医联体医院进行转诊救治。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或远程查房、培训、指导,有效提高了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袁友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