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书、下围棋是平凉慢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凉老百姓并不是在追赶、模仿一种形式,而是发端于平凉深厚文化底蕴的浸润。一首诗、一阕词给予的精神抚慰,一盘棋局带来的酣畅体验,这才是他们追求的人生境界。
在平凉,不仅有饱读诗书,在诗词大会上捧得亚军的农民工朱彦军,亦有在棋场上所向披靡的民间高手。晨光倾洒的小院中,暮色笼罩的街巷里,一个个对垒拼杀的小棋场,构成“围棋之乡”平凉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哪里?各地流传的围棋发源故事不胜枚举。棋子山、弈棋岭、棋盘岭,山石上的棋盘刻线在各地并不鲜见。
从2011年开始,甘肃省围棋推广普及委员会副主任、平凉市围棋协会主席周为一直在做这样一件事,那就是,求证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到底在哪。为了寻找答案,他历时4年,开车跑了3000多公里,足迹遍布平凉七县(市、区)和周边地区。
根据大量的史料重新考证、分析和推理,周为发现,平凉有许多围棋故事和传说。他认为,平凉是中国围棋发源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他的这一观点,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也给予肯定。王汝南说:“别的围棋之乡有一点文化资源就开始借势大做宣传,你们平凉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就应该有组织地去挖掘、去宣传。”
在崆峒山的棋盘岭上,有一块古朴的青石棋盘,旁边有一株数千年的伞形古松弯身而立,人称“观棋松”,相传是广成子和赤松子两位仙人经常下棋的地方。后人还为此写了一首诗 :“洞仙遗下石棋盘,人依奇松静处看:十九路上弹乌鹭,几千年间带云寒;坦如方罫自然平,未许人将黑白争;唯有紫阳 招野鹤,沧桑一曲寄闲情。”晚清政治家康有为于1921年农历7月,在陕陇复汉大都督张钫一行的陪同下至崆峒山游览,在香山住宿两日,与张钫对弈棋盘岭,写有《游棋盘岭感遇》一诗:“乱石青天里,悬崖枕藉时。仙人原有宅,醉语亦成诗。夜静听虫鸣,山空闻鸟惊。平明出岭口,险尽尚惊疑。”康有为在对弈中讨论时政,并写诗多首,后收入康有为《入陇笔记》中。
《崆峒山志•寺观》篇的“混元阁”描写中有云:“峰杪悬岩上,南有苍松岭,松下有铁楸枰,相传有仙人常弈此。”清代员外郞杨芳灿在《崆峒山志•崆峒山纪游》:“帝台尚置碁,仙人亦耽弈。巨碣谁磨治,方罫自刻画。”北宋诗人、书法家雄师雄的《崆峒山志•着棋台》:“石桥跨两岫,野叟尝远跖。旁有枰棋处,云是仙人弈。”
“这些古迹充分说明,平凉是中国围棋发源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周为说,古人讲的棋琴书画中的棋是指围棋,而围棋是和道家文化一起繁衍和发展的,崆峒山又是人们公认的道源圣地。4000多年前,“尧造围棋,以教其子丹朱”,这是通常的说法,但是忽视了一个重要背景,4000多年前中华文明最发达的区域不是在其他地方,而是在以崆峒山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区域,不如此,黄帝问道就无从说起。国内有专家指出,所谓黄帝问道,实际上就是落后地区代表向农耕技术和农耕文化先进地区学习。经济是基础,有了先进的经济,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上层建筑包括道家的思想文化。崆峒山曾有尧碑等上古,魏晋南北朝的着名画家宗炳《画山水序》中认为:尧有崆峒之游。说明尧也来崆峒问道,或许也学习了围棋,才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
周为表示,围棋最早不是为了娱乐而发明,而是道家把棋盘和棋子作为他们观察天地、占卜阴阳的道具,是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的智慧结晶。随着人们对围棋原理及变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围棋渐渐突破了原来的范畴,并很快向娱乐、教育、文化等方面发展。作为道家人士云集的崆峒山,围棋自然就成了他们切磋道法、修真养性、陶冶性情的最好娱乐工具。
围棋和道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围棋同样发源于天地之道,易为大道,弈是小道,但道道相同,所以棋局虽小仍可容天下。这一切都揭示了围棋的“棋道”与崆峒山之“道文化”的一脉相承。
平凉大地上,有诸多的关于围棋的文化遗存和围棋文化故事。在庄浪云崖寺棋盘峰,赤松子引导他的兄弟赤须子学习围棋,磨炼心性,启发“至道”的慧根。在芮鞠故地崇信县,公刘在教民稼穑、发展农耕的同时,向他的部族传授简单的对弈之术——丁方。在华亭县城以西的烂柯山上有石碑记载着王质在烂柯山观棋的故事,平凉府烂柯山在中国古代7处烂柯山中,成为故事最完整的地方。一代名将陕甘总督左宗棠,于清同治六年率军进驻平凉,主持维修柳湖公园,亲书“柳湖”匾额,题写“暖泉”碑文,广种“左公柳”,并在平凉留下了一个广为流传的、与平凉围棋老人在出征前后两次对弈,结果相反的故事。
古代早期的华夏民族主要聚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黄土高原上,四面被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众多部落所环绕包围着,这些部族在数千年中同样逐渐被黄土高原上的华夏民族所兼并与融合,形成大汉民族为主流的中华民族。处在渭河、泾河和黄河上游环绕的陇山,就像黄土高原这艘巨型航母的舰岛。《崆峒山志序》有云:“盖闻星分金野,正当斗极之垣,地近瑶池,直接昆仑之脉,是以北极。空桐,名已传于尔雅;西连泾谷,形曾附乎山经。况黄帝,广成之所居,昔闻至道。秦皇汉武之所到,代有仙踪也哉。”直指道源圣地崆峒是华夏文明的灵魂所在。
古往今来,围棋把中华文化的精髓系统地包含在其中,因此围棋绝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智力游戏。高深莫测且包含着华夏文化大智慧的围棋,显然不可能与中国起源文化毫无关联地凭空出现,她一定是一个在良好且与之关联的原始文化下长期发展的产物,需要一个与华夏文明有着紧密联系的文化生态环境。华夏起源文化生态母系统与围棋文化生态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与影响着,随着两种文化生态进一步成熟与发展,围棋才能顺理成章地把中华文化的纯正基因包含在其中。
陇山是中华文明发祥的祖庭地,是中华文化起源的根本所在,平凉及周边地区在8000年前至5000年前就已经形成华夏大地最重要的文化生态,优秀的华夏起源文化生态环境为围棋起源创造了充分与必要条件,进而形成独特的围棋文化生态系统,让平凉成为中国围棋文化故事最丰富的地方。
近年来,平凉市全面升级体育设施、逐步浓厚体育氛围,深入推进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体育供给服务能力,并围绕“全国围棋之乡”这一称号,大力培育围棋品牌赛事。在中国围棋协会的指导下,平凉也在积极打造“全国围棋文化名城”和“世界围棋文化交流中心”。
平凉市先后举办了2017年“崆峒山杯”全国业余围棋擂台赛,2018年第二届中国业余围棋“7段王”争霸赛、“弈决崆峒”世界道教名山围棋邀请赛暨世界围棋发源地高峰论坛,2019年第五届“平凉陇原杯”全国(魅力中国城联盟城市)业余围棋邀请赛,2020年第34届“黄河杯全国业余围棋赛”,2021年平凉市第四届女子围棋大赛、“崆峒杯”第一届全国业余女子围棋比赛等,提升了围棋项目在平凉的参与度和知晓度,促进了围棋事业快速发展。
在这些赛事事之中,共有586人参加的2021年平凉市第四届女子围棋大赛,有186人参加的第一届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吸引了各路媒体的关注。女子棋手搅动平凉棋坛风云,得益于围棋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棋手的刻苦学习。此前,平凉女子棋手以及专门的女子围棋比赛在全国少见,如今,女子棋手有了更多彼此对弈、同台比拼的舞台。再加上中国围棋协会、省市围棋协会对围棋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对弈平台的发展与围棋AI的不断完善,女子棋手人才不断涌现,棋技日益精进,横亘在男女棋手之间的鸿沟已经越来越窄了。
“平凉在2017年只有一位1段女子棋手,目前已经有206名1-5段女子棋手。女子棋手人数除兰州外,超过其他12个地州市有段女子棋手的总和。”周为说,今天的平凉女子围棋,不仅在创造着新的纪录,为围棋的发展开辟新天地,从竞技之外的角度而言,围棋文化的传播、技艺的传承,也有赖于女性的参与和贡献。“一个女性学习下棋,也会影响到下一代,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她们不但是竞技者,更是围棋文化的传播者、推广者。”周为说。
市围棋协会积极探索协会发展模式,主动开展各类“请进来、走出去”交流活动,围棋氛围良好,基础水平不断提高。平凉棋友们以赛代练,在大大小小的各类比赛中,尽情享受着黑白对弈的乐趣。以棋为媒、以棋会友,平凉市围棋协会携手有识之士,共同为行业探路、为城市赋能,向世人呈现平凉“围棋之乡”的深厚文化和生动图景。
举办围棋大赛的同时,平凉更加注重实实在在地培养少年儿童认识围棋、喜欢围棋、热爱围棋的兴趣。不仅关注“点”的突破,而且重视‘面’的普及。
处处落子,下好一盘“大棋”。截至目前,全市7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围棋协会。围棋进学校,为围棋在平凉的推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有课余学习围棋的孩子达1万多人。崆峒区西郊小学、华亭市东华小学、庄浪县第一小学等20个学校(幼儿园)获评平凉市“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幼儿园)”。在校外棋院继续学习的大约有1200人。
“随着围棋特色学校的不断增多,校园围棋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也会不断加强,更会加快学校围棋教学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进程。”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市围棋协会还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在学院开办围棋社团活动,5年来参与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400余人。
在职院的围棋社团跟着王杰明老师学习围棋的白雪,毕业后进入深圳市秦汉胡同华侨城校区担任围棋老师。兴趣是她选择做围棋老师的主因,业余4段的她,在围棋培训这个行业里,看到了其中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我一直觉得,一份工作如果和自己的兴趣相关,而且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那肯定就是一份好工作。”白雪坦言,自己每月的薪资在1.7万到2.5万区间。
与白雪经历相同的校友曹亚妮,现在在杭州方源围棋培训机构工作,月工资达到1.2万至1.4万。周内每晚上课两个小时,周六和周日总计上4节课。“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每天教孩子们下棋,工作单纯又有趣,对提升自己的棋艺也很有好处,我很享受现在的时光。”曹亚妮不无喜悦地说。
2023年4月,衢州市第一届烂柯文化论坛即将召开,2023年7月,平凉市第二届烂柯文化论坛也即将召开,届时中国围棋文物第一收藏家姚垚,将为平凉市民展示自己收藏的上千种烂柯围棋文物。东南与西北两处中古烂柯山所在地——平凉与衢州,在衢州市社科联等单位的倡议和支持下,将会开展深度的围棋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