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房产 > 正文

有关皇太极海兰珠有没有后续报道?

2023-04-29 20:26来源:互联网 点击:

  河湖纵横、水网稠密,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是长江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也是无数人一生难忘的母亲河。从污染到治理,从“人水相争”到“人水和谐共生”,讲述一条河的变迁故事,看万里长江的生态蝶变。

  清晨,春日的暖阳还未从群山环绕中跳脱出来,60岁的宜昌天福庙水库大坝水资源管理员李明,像往常一样,穿好救生衣,和搭档老丁互相检查确认后,下到水库码头,解缆,发船,退休前的最后一次水库巡查开始了……

  黄柏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也是宜昌的母亲河。20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柏河上陆续建成了5座大中型水库和两条跨流域引水工程,天福庙水库就是黄柏河东支上游的第二座水库。

  43年前,17岁的李明挑着行李,和上万名来自湖北枝江、当阳、宜昌县的民兵一起,一头扎进大山深处,兴修水库。坝体上当年一块块垒起的整齐条石,依然坚固如初。李明告诉记者,“这个条石都是民工用钎和锤一锤锤地锤出来的,是一个板车一个人拖一块石头,从苟家垭运来。我那个时候很年轻,能参加这个工程,确确实实对我促进很大。”

  大坝建成后,李明成了水库水资源管理员,从此与黄柏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库岸青山延绵,库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可达7—8米,巡逻艇沿河飞驰,不时惊起正在水中嬉戏的鸳鸯。眼前的美景,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暴发过水华。

  船停在了一个叫仙女洞的地方,李明指着不远处崖壁上的绿色印记告诉记者,“这边山上那个绿色印子就是2013年的时候留下的,你看,就像刷油漆一样一层层的,这个绿色就是水华留下的。”

  2013年出现水华的时候,从天福庙水库大坝望过去,偌大的水体颜色呈现明显变化。专家对河水取样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总磷浓度超标。原来,黄柏河流域蕴藏着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资源,随着磷矿资源的不断开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域生态问题日益加剧。李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心有余悸,“我是吃着黄柏河的水长大的,它变成那个样子,我也很难过。我就想怎么能把它变回以前的样子。”

  水华的出现吹响了黄柏河流域治理的集结号。2015年,宜昌在湖北省率先推行河长制,成立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水利、环保、农业等多个部门的116项行政执法权,破解“九龙治水”难题。2018年颁布实施湖北省首部流域保护地方性法规,流域保护从此“有法可依”。李明是这场“黄柏河保卫战”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为了彻底解决水库内沉积的大量高含磷底泥,玄庙观、天福庙水库实施生态清淤工程,无害化处理高磷污染底泥37.85万m3,水质磷浓度降到0.08mg/L左右,达到Ⅱ类水水质。

  十年来,李明和同事驾着巡逻船,穿行在天福庙库区七十多公里水域岸线,哪家矿企废水排放,哪家养殖场污水处理没搞好,他把污染源摸得一清二楚,还手绘了标注图。高家河是天福庙库区的一条支流,沿线年的一次巡库,李明发现了问题,“它的废渣里面是有些矿物质的,也没有平整场地,什么都没搞。废水流出来就是浑的,对水是有影响的。”

  原来,距离河道不到五十米的地方,一家企业建了一个磷矿废石堆场,含磷矿渣临时堆放在这里,一到下雨天,雨水冲刷矿渣进入高家河,就会造成水质污染隐患。李明和综合执法局第一时间找到企业,要求对方必须按照标准化堆场的建设规范进行整改。

  桃郁溪磷矿厂长望天福说:“我们现在场地是经过防渗漏采取措施了的。第一是用碎石压实平整,再上面铺保温层,再上面做防漏防渗薄膜,然后再场地硬化。”

  这几年,李明几乎隔几天就要来这儿检查一次,他跟望厂长开玩笑说“隐患不除,决不收兵”。经过场地硬化,修建堆场围墙、排水沟、污水处理池等举措,解决了污水渗漏风险。

  和检查企业污染问题相比,解决农户养殖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问题就复杂得多。李明把船停到了一个叫推磨拐的地方,他带记者去上游苟家垭村张菊梅家曾经的养殖场看看。

  “你看,这就是以前的老猪场,这个下面就是黄柏河的河流,这就是以前老猪场的化粪池,特别是一下大雨的时候粪就流下去了。”李明边走边告诉记者,老猪场不仅对水质有污染,难闻的气味也让附近的居民也经常投诉。

  从2019年起,李明就不断上门做工作,动员猪场搬迁。但搬迁需要场地需要钱,李明就找到村里和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一起想办法。在各方的努力下,村里在远离河道的地方平整出3.2亩土地给张菊梅新建猪场并顺利搬迁,困扰了三年的问题解决了。

  经过多年的治理,黄柏河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到2022年,黄柏河流域Ⅱ类水水质达到98.21%,相比2016年提高了30.94个百分点。

  一座山一条河一个人,43年,每周往返160公里上下班。库区哪年发过水,哪里水多深,哪里有河岔,甚至山上哪个地方出现过几只猴子,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工作最后的十年,李明最高兴的事儿就是黄柏河经过治理,水质明显变好了,鸳鸯、野鸭、白鹤、绿头鸭等多种珍稀鸟类又重新回来了。李明说:“马上就要退休了,4月份以后到这里来就越来越少了,心还是放在黄柏河流域,我要退休不褪色,继续守护她!”

  我是记者马林。2022年,李明获得宜昌市最美河湖卫士的荣誉称号。采访前,我想在网上找一点他的相关资料,但搜来搜去,只在一本名叫《中国有条黄柏河》的书里翻到过他的名字。他是1984年天福庙洪水保卫战八勇士之一,那年7月,天降暴雨,河水猛涨。他从电站徒手爬上60米高的大坝,启动四个非常溢洪道,避免了洪水翻坝的危险,挽救了下游无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曾经惊心动魄的工作相比,老李现在的工作很普通,开船巡库,上岸巡河,宣传政策,检测水质。这看似睁只眼闭只眼就能完成的工作,老李却认真得像猫头鹰一样,时时紧盯着库区沿岸的污染风险。43年间,他用双脚丈量过库区的每一条岸线、溪流,熟悉这里的每一座矿山、企业和村庄。他和黄柏河流域的500多名河湖长、监督员和无数环保者一起,凭借着认真执着的精神,让黄柏河重现蓝天碧水的画卷,也把这份平淡的工作坚守成了光荣与不凡。

  12集《长江之梦》声音记录片由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之声共同制作。陈铎、敬一丹等着名演播艺术家、配音演员、主持人参与解说。纪录片围绕乡村振兴、流域治理、产业转型等时代命题,用鲜明的声音元素讲述长江边的故事。每周将播出两期。长江沿线座城市融媒体中心同步播出。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