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只想着申请到奖学金可以到中国提高中文水平或见识一下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学习几年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留学机会带给我们的远不只是书面知识,还有中国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柬埔寨95后青年苏玛略懂中文,可家庭经济状况让他不敢奢望出国留学。6年前,他所在华校的校长带来了海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的好消息,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转变。
“‘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帮助我们找到了人生目标,我们也正在为之努力奋斗。”自2017年以来,数以万计像苏玛这样受益于“一带一路”奖学金的留学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是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一部分,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2016-2019年,中国教育部陆续与18个省(区、市)签署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以此带动地方和高校深度参与教育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加大政府奖学金支持力度,逐年增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生奖学金名额,成果不断丰富。这些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为共建国家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撑起了留学梦与成才梦。
苏玛说,在中国留学的4年间,他见识了中国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便捷的移动支付系统。“当时,扫码支付让我非常惊讶,从餐厅、超市到杂货店和路边摊全部都可扫码支付,可见中国的移动支付有多么普及”。
得益于“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完成学业的苏玛,回到柬埔寨后进入一家中资公司工作,积极投身中柬共建“一带一路”事业。这两年来,看着柬埔寨新国家体育场、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暹粒新国际机场等项目陆续竣工,苏玛感慨道,“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柬埔寨从中受惠大家有目共睹,相信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我们会迎来更多更美好的10年”。
仅在2017年,像苏玛一样因海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而实现留学梦的还有来自印尼、老挝、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等国的近30名青年。他们在中国相遇,共同度过了4年的留学时光。学成后,他们大多回到各自国家,投身共建“一带一路”事业。
来自印尼雅加达的郭玉桂也是其中的一员。2021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印尼,加入当地的一家中国新能源公司,负责印尼本土原材料的采购。
“我去中国留学之前虽然在本地华校上学,但中文只会听,说和写都不太好,高中毕业后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到‘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项目。为了提高我的中文水平,我决定提出申请。”2017年,时年18岁的郭玉桂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获得赴中国留学的奖学金。留学期间,她认识了很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朋友,学到了令她受益匪浅的专业知识。“我目前的工作用到很多留学时学到的专业知识,虽然工作辛苦但很快乐,我的中国同事对我非常好,给了我很多帮助。”她说。
在郭玉桂眼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帮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小目标”,也在助力印尼实现国家发展的“大目标”。作为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连接首都雅加达与旅游名城万隆的雅万高铁已正式启用,正在助力“千岛之国”印尼实现高铁梦想,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郭玉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落地印尼,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她也相信青年一代在其中大有可为。
相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同为清洁能源的光热发电电力输出更加稳定,且兼具调峰储能功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备独特作用。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揭示量子计算机出错位置的新方法,将识别量子计算错误的能力提升了10倍。近30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不断改进量子比特性能,使其不那么脆弱也不容易出错,但无论怎样,有些错误不可避免。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秋收时,通过与附近区县签订互助合作协议,协调履带式收割机300余台套,确保了秋粮丰产丰收,扛稳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重任。
陈俊亮团队先后和华为、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中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切实推动智能网技术在产业化方面的发展。
贝努样本包含了晶体结构中含有水的黏土矿物、看起来像盐和胡椒的明亮或黑暗尘粒,以及可能在行星进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富硫矿物。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惟其如此,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在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上,内蒙古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通过加大新能源外送和本地消纳,快速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通过新能源开发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双轮驱动”,外送和本地消纳多措并举,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强劲足。
秋高气爽,微风拂过,葱茏的苇草随风摇曳;粼粼波光上,片片浮萍被阳光笼罩着缕缕金黄;不远处,几只白色身影掠过水面,为这片静谧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9月27日,顺利完成北冰洋各项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缓缓靠泊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结束。
高品质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追求的高品质生活的基本内容。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建造中心定标塔,从而实现精细的一致性控制,保证了射电镜头足够光滑,能够很好地成像
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街道社区、田垄阡陌,播撒在戈壁草原、偏远山区,点燃人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
今天,“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但也应看到,与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普工作仍有提升空间。不久前,“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再次燃起孩子们对太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彰显了高质量科普的重要意义。
当前,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我国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全面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完善思路举措,我国数实深度融合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办法》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是本单位科技伦理审查管理的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