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瞄准新需求、攻关新技术,我国制造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2979亿元。“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支持成效显着。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二者关乎高质量发展全局。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以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作为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也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阶段。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达到603万家。接下来,关键在于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首要任务是增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好“先手棋”、练就“杀手锏”,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攻克一些“卡脖子”难题,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点燃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浙江温州,当地借助数字化互联网平台,提升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实现个性化定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广东东莞,一家灯塔工厂通过大量引入机械手、自动化设备等,辅以离线编程和智能技术,实现了“用生产小汽车的方式生产半挂车”的智能化改造……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说,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使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高端迈进,“中国制造”前景广阔。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制造业是节能减碳的主体,也是整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看到,绿色产业投资周期长,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来提振市场信心。近年来,从“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环境保护税,到提高企业“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积极性的资源税,再到引导绿色消费的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绿色税收的引领作用有目共睹。着眼未来,以财税政策为牵引,创新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底气将会愈发充足。
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瞄准新需求、攻关新技术,我国制造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