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聊完该怎么当将军后,曾当过将军的临武君为了表现自己也懂,连忙叫好,并提出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
荀子侃侃而谈道:将军以金(即钲,一种敲击乐器,一般在战场上用于下达撤退命令)鼓号令三军,至死不弃金鼓;御者驾车冲锋,宁死不松缰绳;百官各司其职,至死不擅离职守;士大夫浴血奋战,死于战阵之中。
,主动投靠的不当俘虏对待。该杀的是祸害百姓的人而不是百姓,但如果有人试图保护敌人,他就是我们的敌人,
荀子说到此处,聊的还都是战争中的一般原则,基本靠谱。但接下来的话,因为涉及被儒家立为标杆的西周王朝,就开始不着调了。
殷商归顺的百姓,在大周享受和老周人一样的待遇,因此,近处的人无不歌功颂德,远方的人亦不辞劳苦前来投靠,不管是多么边远荒蛮的国家,周天子都会派出使者,让百姓安居乐业,最终,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就没有不服的,这才是为人师表的样子。也是为什么《诗经》里写到:
当然,总的来说微子启这么做并没有太大毛病。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后来与子启并称为“殷末三仁”的还有他的另外两个亲戚。
”。于是就说了侄子几句,结果子受完全当耳旁风,做叔叔的也没招。有人便建议道:“咱走吧,不跟他怄气了。”
,事儿不是这么干的。”箕子拒绝跑路,从此披发佯狂做了奴隶,隐居弹琴,聊以自慰,还整出一曲儿,名为《箕子操》。
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
,到了约定的时间就让士兵们回家,因此,那些治理混乱的地方,老百姓都想把自己的领导换了,让仁者来带领大家共创幸福生活。
假如您看过我之前关于商汤王“鸣条之战”和周武王“牧野之战”的拙论,您就指定明白,荀子这一段纯属痴人说梦。
“这你就不懂了,所谓仁者爱人,爱人,所以痛恨恨那些害人的人;义者讲理,讲理,因此憎恶那些作乱的人。用兵,是为了除暴安良而不是掠夺。”
陈嚣听完荀子的话是什么反应,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如果是我,虽然内心对这位悲天悯人的儒家大师心存无限敬意,此处能给他的,依然只会是“呵呵”。
渔樵故纸致力于以有趣的语言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史实正而不闷,观点奇而不歪。愿大家一笑之后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