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可以做些什么?从街上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到工厂内相互配合的机器人,类似的智能场景在生产生活中并不少见。在中国,人工智能已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改善生活质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更多生产生活领域中显身手,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
近日,北京居民李女士在通勤路上等红灯时,突然发现所用的手机导航能显示红绿灯倒计时。“当时红灯还亮着,手机导航提示我准备起步,还有5秒就变绿灯,结果分秒不差。”
去年以来,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纷纷推出红绿灯倒计时功能,为不少司机提供了出行便利。李女士告诉记者,如果遇到堵车,导航还能显示需要等候的红灯次数,基本也都准确,简直就是“预言家”。
“预言家”之所以能“预测”路况,手中的“魔法”正是人工智能。据高德相关人士介绍,这项功能是依托大量的路口车辆行驶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进行学习分析,从而较为准确地“预判”秒级别变化的红灯倒计时读数。
从“预测”红绿灯的导航软件到智能化路网监控指挥系统,从能够与人自由对话的导览机器人到农田上监测作物长势的无人机……这些不断涌现的创新应用,都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去年8月,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首批支持建设智慧工厂、自动驾驶等10个示范应用场景,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生产生活场景的融合。
“人工智能既可以支持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探索,也实实在在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中呈现了低门槛、自动化、规模化的趋势,各行业领域将加速拥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要从“能用”变得“好用”,同样需要师傅“指点迷津”。赵建博是北京一名驾校教练,在同事介绍下,他参与了一款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成为“人工智能训练师”。
“我们会在反映各种真实路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中,标注车辆、行人、建筑等影响驾驶安全的关键要素,相当于帮AI在大量学习资料中划出重点。”赵建博认为,团队中和自己一样的“老司机”有很多,大家虽然并不熟悉AI和编程,但在复杂路况中驾驶的经验十分丰富。“我们亲自驾车为AI示范如何安全地完成超车、并线、跟车等动作,协助工程师优化系统算法,让AI从‘新手上路’成长为‘眼观六路’。”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随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基于真实使用的数据库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也从“认真听讲”逐步发展为“自学成才”。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深度学习。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不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样本标注就能自动完成学习,同时还可以从海量数据和大规模知识中融合学习,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为人工智能在更多场景的应用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深度学习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它的触角可以延伸至各行各业。”王海峰认为,目前规模化的AI大生产已经形成,深度学习逐渐在技术、生态、产业等多个维度成熟,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正进入“深度学习+”阶段。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12年至2022年9月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累计授权量25万件,其中有六成来自中国。
与此同时,一大批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也在迅速成长。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上升,其中2022年新增量同比增长18.55%。
人工智能产业欣欣向荣,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引导。近年来,中国发布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各地也相继出台有关措施,支持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北京市日前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供给等,支持人工智能优势企业开展创新应用,全面构筑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高地。
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中国仍存在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对此,有专家建议,人工智能相关产学研各方应联合起来,探索协同育人创新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集中力量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创新攻关,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智慧动能”。(金 晨)
2023年2月22日,观众在北京市方志馆观看方志北京年鉴北京志说‘一城三带’主题展。该展于21日开幕,共设置一百余个故事点,观众可看到现存最早的北京地方志,找到对北京中轴线的最早称谓,欣赏一批北京旧志全家福。
2023年2月22日,浙江省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内,五彩缤纷花田绘就一幅美丽湿地的画卷。
2023年2月21日,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行“壮族蚂拐节”民俗庆祝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探秘。
2023年2月21日,安徽合肥新站高新区的瑶海公园内,市民在新建的亲水栈道上散步休闲,感受融融春意。
2023年2月20日,河南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镇后地村黄河滩地一种粮大户在用喷灌设施为小麦浇水。
2023年2月20日,河北省任丘市新市民广场,来自北京、任丘市、雄安、高阳县、河间等多地的舞龙表演团队齐聚一堂,为观众们奉献一场场精彩的舞龙表演,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共同迎接农历“二月二”。
2月18日,“让成长更美好”2022年度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年度收官活动在沉阳举办。
2023年2月19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在进行生产作业。山东港口1月份货物吞吐量完成14296.5万吨,同比增长5.3%。集装箱完成33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实现首月发展“开门红”。
2023年2月18日,安徽马鞍山采石公园内梅花进入盛花期,美丽的花朵提前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赏梅踏春
西藏阿里,大地宏阔,云卷云舒,气象万千。旭日初升,夕阳下沉,星河旋转……刹那之间,光影变幻,令人目眩神迷。迷离的光影与绚烂的色彩,构成一幅幅美的画面。
2023年2月17日,“四两千斤双人展”开展,展出了两位当代艺术家的30余件作品,包括书法、水墨绘画、艺术装置、多媒体影像等多种创作类型。展览将持续至6月11日。
2023年2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红梅、白梅相继绽放,引游客前来赏梅拍照、游玩打卡。
2023年2月15日,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本次展览从1月18日展出至3月26日,共展出近600件征集作品,另有中国美术馆馆藏、特邀作品400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种类
2023年2月15日,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玉泉区专家人才工作站)的育种试验基地,农业专家在测量果实横径纵径。
2023年2月14日,铁路江苏连云港站,旅客搭乘动车组列车出行。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于2月15日结束,铁路客流量日趋平稳有序。
2023年2月1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安徽黄山风景区气温骤降,出现了初春罕见的雾凇美景,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2023年2月12日,三峡船闸实施为期两天的换向运行后,已恢复北上南下正常运行模式。三峡坝上、坝下待闸船舶数量基本达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