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 > 正文

悼肖榕|凤凰枝头他乡歌

2023-07-22 14:07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不得不一大早开车去学校上课。前一夜的飓风横扫过我住的小区,小区门口一颗古老的橡树被拦腰切断。上天如此无情,无论对树还是对人。

  怎么可能呀,这么热情洋溢的、这么才华横溢的、这么兢兢业业的、这么精力充沛、这么细致周到的,这么体贴入微的、这么热爱她的“西洋镜”版面的,这么掏心掏肺对待她散居世界各地的作者们的,这么念念不舍她的孩子和亲人的,榕榕,就这么香消玉殒啦?如一缕青烟飘走?

  再也听不见你那动听的声音,再也看不见你传过来中肯到位的建议,还有那些深夜里两人思想碰撞出火花的声音、“我喜欢你的文字”那简单而直白的夸赞和鼓励,“快快上床睡觉去”的关切与叮嘱,还有那些无数的诺言——“回来我请你吃饭,领你逛北京城”?

  还记得你说过,喜欢我那A字型的小木屋,要来跟我小住,去湖里划小舟比赛钓大鱼呢?榕榕,你这就走啦?你还欠我无数次的拥抱呀,那些闪闪烁烁的紧紧相拥的姐妹的大头贴,是你发给我的,一次又一次。可是,我们居然还没来得及见一次面,体验一次姐妹般的相拥,更别说道别了,你就踩着琪祥云彩,飞去了天堂。

  还有一些令人释怀的画面传来——榕榕选择了去临终关怀医院走人生的最后一程;榕榕的先生说“肖榕走时候,带着宁静和平和。她的脸,始终放松、清秀、美丽”;伦敦的李爽,放下手里的一切飞奔回国,在临终关怀医院见了榕榕最后一面,一直一直握着她的手的深情……

  这两天,这个海外作家微信群气氛异常肃穆。朋友们各抒己见,表达了同一种哀思——对榕榕离去的万般不舍和眷念!

  我也重温了我们这两年来所有的微信传书。知道不,榕榕,我都存着啊,不舍得删除任何一句线,你发给我第一条微信说,在张丽兵(世界着名植物学家)老师的公众号看到我那篇关于青少年性教育的文章,觉得挺有意思。你说喜欢我的文字,“诚邀赐稿”。

  然后,你快手快脚噼里啪啦轰炸我,发来《西洋镜》版面的征稿要求和以前的参考文章。我立马被你的热情和真诚点燃,虽然那时我正兼职读我的护理管理博士学位,同时全职教书,忙的四个脚丫子不占地。我还是忙里偷闲开始时不时给你写稿。每次跟你碰碰脑子里的一些想法,都觉得心有灵犀,恨不得海侃三天三夜。

  回眸,两年时间,我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近10篇文章。不多,但对我这样整天瞎忙活的主儿来说,我自己都有些惊讶啥时候挤出的时间来给你写稿。

  有时候,你还喜欢搞突然袭击,云淡风轻一句“不好意思,临时想到这个主题,你最合适来写,明天能不能交租子?”那时我正在备战博士论文答辩,一整天都不知道如何下笔,极其痛恨你对我的“无限信任”。到了夜里10点半,灵光一闪,写到零点左右,交租,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会不会被你逮住修改不停呀?那次你居然还很满意,还记得你狠狠地夸了我一通“有点有面,有情有理,还有立场”。

  而那些我细细琢磨的文章,你却给我挑刺儿,让我再三核实出处、数据。那认真严谨的劲儿,感觉你这个副刊编辑实在有点像我的博士导师,一丝不苟,让我心生出更多的敬意来。如此敬业的编辑,何处寻去?

  我一定是极爱你的,爱你有趣的灵魂,所以愿意挤出时间给你写稿。我曾答应过你,要写写重症监护室的人生百态。你一直期待我这篇关于重症监护室的深度报道。可是,因为教学和科研的种种忙乱,至今也没来得及动笔。愧疚。

  其实,最为愧疚的是,最近半年我都没有去问候你——怕打扰你的宁静,属实;生活忙乱,属实;“没有消息是最好的消息”,也属实。但这些都不能作为美丽的借口。所以,得知你永远离开,我泪如雨下,跟朋友说,我愧疚啊,居然好久没有问候一声。

  记得去年12月中下旬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我很担心你,问你和家人怎么样。你说你也正阳着呢,告知我你那时详细的症状,我也把我这边专业医生写的关于新冠治疗的文章发给你,鼓励你:“奥密克戎没什么可怕的,就当是一次感冒吧。大多数人都能挺过来,你也一定能挺过来的!”但是,我心里着实为你担心,因为那时我已经知道,你跟癌症抗战了11年。

  你并不想让大家替你担心,所以一直没有告诉我们你其实一直病着,一直在跟这个魔鬼斗争着。去年母亲节前夕,当我忍不住问起“住院了?什么病?要紧吗?有什么可以帮你咨询的?”你坦然相告你的病情,我才知道你一直在勇敢地面对,积极配合治疗。

  当你转给我那篇科普公众号“癌度”的母亲节专访《看见她们的力量:致敬对抗癌症的“母亲们”》,我明白,里面那个“肖姐”就是勇敢坚强的你!我那时还鼓励你说,秦怡44岁患癌,活了100岁;宋美龄先生也得过乳腺癌,她活了106岁。我那时坚信,你一定能挺过来,看着儿子长大,优雅地、慢慢地老去,老得满头银似如喜马拉雅山颠的雪莲花。我也时不时把院子里刚刚开放的各色花儿传送给你,给你鼓劲儿。

  去年5月,你开始组建一个新群,一个一个问是否愿意参加。就像你说的,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跟你,早已经超越了编辑跟作者的关系。任何健康关系的长久维持,首先必须基于对彼此的尊重和欣赏。当我发现,每一个作者都把你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时,我明白,你不仅仅是在维系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工作关系,而是把每一个跟你合作的作者,都当作你的朋友亲人来对待。

  你对版面题材的选择把控,体现了你对世界新闻视觉的敏锐。当你提出修改意见时,总是那么诚恳体贴,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我也常常能够感知到你的不易,在自媒体遍地开花的时代,要想保持一份特殊的受读者喜欢的版面,谈何容易呀?所以,当你在病痛中坚持着约稿组稿审稿发刊的时候,你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唯有爱你所爱,才能坚持这么久去做一件事。所以,你的执着、你的担当、你的胆识、你的坚强,还有你的温婉、你的亲和、你的阳光、你的幽默,成就了我眼里的榕榕,温婉如玉,坚毅如钢!

  大年初一,我给你拜年。你在大年初一给我送来祝福——“愿上帝的恩典与祝福一直与你和家人相伴!”那么温馨。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