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几天,全世界都在关注中越领导在河内举行的会晤。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影响国际气候的蝴蝶翅膀早已在不经意间扇动。你有没有想过,中越这次会晤究竟牵扯了哪些大事呢?
首先,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今年初越南政坛的大地震。国家元首阮春福同志突然宣布辞职,退出越南最高领导序列。这一举动让越南政治图谱中坚持社会主义理想的北方派实现了大一统。然后,越南在外交舞台上掀起了一场关于越南的外交争夺暗战。
美国官员纷纷奔赴越南,贸易代表戴琪、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纷纷造访河内,拉拢之势一览无遗。与此同时,越南政府也表现出对中国的谨慎。这一切的铺垫在今年9月印度G20峰会后达到高潮,美国总统老拜登亲自在河内宣布,将美越关系由“全面伙伴关系”连升两级提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但是,在拜登访越前,中方早已为这次河内之行做好了准备。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出访越南,与越共话事人阮富仲进行低调但实质性的会晤。而在拜登访越后,越南政府一号人物范明政访华,越南主席武文赏在十月一带一路峰会时访华,双方关系更加紧密。这一切,都与中国、与越南息息相关。
这次系列会晤规格极高,越方拿出最高规格的礼遇欢迎中国代表团。细节之处,越共政治局16位成员极其罕见地悉数出席欢迎晚宴。这种高规格接待意在向全世界传递中越之间“兄弟加同志”的宝贵情谊。而本次会晤的内容,最大特点是政治开路,经济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这一概念虽然过于宏大,但实质上是关于我国全球治理的全新主张。这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西方国家视为对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的挑战。这次“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意味着中越关系在政治层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回顾历史,中越关系紧密又复杂。历史上,越南长期是中原王朝的南疆,但越南却将这段历史等同于殖民占领的“千年北属”。在近现代,中越曾经在革命中结下深厚的情义,但也有过漫长的炮火争端。如今,随着越南政坛的血雨腥风,以及南方派的逐渐衰落,越南重新全面占据上风,走出心理魔障,实现了在北方主导下的政治统一。
此次中越铁路项目的突破也成为会晤的实质性成果之一。中越铁路的实现,不仅对两国经济合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对泛亚铁路东线路网的激活,为整个东南亚地区带来了更加便捷的铁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