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政策调整具备了哪些条件?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主要变化?医疗资源储备能否满足救治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说,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我国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
李斌表示,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体现了实事求是、主动作为、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政策。调整后,绝不是放任不管,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应该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
针对公众关注的实施“乙类乙管”后给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主要变化,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自我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检测等方式来发现感染者,不再采用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
二是在传染源管理方面,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采取居家健康管理,不再实行隔离治疗措施或隔离观察。
三是在社会面防控方面,防控措施更多集中在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取消或减少对其他场所机构和人员活动的限制,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是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来华人员按照海关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可直接进入到社会面。
当前,随着疫情发展进入不同阶段,各地医疗救治需求不同。有的发热门诊诊疗需求比较突出,有的急诊和重症救治压力较大。
近日,为方便发热患者就医,保障群众就医需求,北京市部分医院在体育馆里开设简易发热门诊,为市民提供诊疗、开药等服务。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各地正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在重症患者救治方面,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扩容全国重症医疗资源,各地按要求扩容和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增加二级医疗机构重症医疗资源,重点拓展三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二是关口前移,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实施分级健康管理;三是三级医院发挥重症救治兜底保障作用,扩容急诊接诊能力,畅通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的绿色通道,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更快速循环和周转急诊资源,收治更多重症患者。
常继乐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松口气、歇歇脚的信号,更不是“一放了之”。调整后的工作目标确立为“保健康、防重症”,工作重点可以概括为“三重一大”。
“三重一大”包括加强重点人群保护,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调查,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加强重点机构防控,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机构要适时采取封闭管理,严防机构内发生聚集性疫情;做好重点行业防控,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公安、交通等行业,建立人员轮岗备岗制度;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疫情严重时,对人员容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还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提醒,在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社会面传染源不确定,更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积极接种疫苗等。(记者顾天成、宋晨、温竞华)
近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红十字会开展“温暖青城——健康送万家”活动,为家中有65周岁以上老人的困难家庭发放“健康防疫包”
2022年12月25日,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发热流动便民诊疗车开进居民小区,为发热居民开展免费诊疗、平价供药等服务
2022年12月21日,航拍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海子村油菜种植基地和海子湖泊,绿意盎然美丽如画。
2022年12月20日,“终身不拟作忙人——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作品展”在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启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傅抱石的绘画作品46件,常用印章10余方。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19日。
2022年12月18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大北林村,莒县过门笺传承人在凿刻传统过门笺,迎接新年的到来。
2022年12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鱼尾洲湿地公园水杉进入最佳观赏期,成片水杉树叶由绿变红,色彩斑斓,与城市构成一幅和谐生态画卷。
2022年12月15日,冬日暖阳下的江苏苏州古城与环城河畔景观。俯瞰古城、街坊,“一桥一路”,窥探出当年姑苏城的“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独特风韵。
北方的冬天,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小草也黄了。但大自然又给了我们另一番美的景象,雪花飘飘洒洒,染白了大地,瑞雪绚丽多姿,既温情又浪漫。身处此情此景之中,全无了冬日的凛冽。
2022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CIODC)暨“一带一路”器官捐献与移植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
2022年12月5日,上万只红头潜鸭、骨顶鸡等鸭科类鸟类来到河南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越冬,场面十分壮观。
由于近期山区极端天气频发,当日下午16时许,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伊车嘎善边境派出所特阿克苏边境警务站接到牧民李某求助称,在牧区开车返回家的途中,不慎将车辆陷入一米多的积雪中。
2022年12月4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冷泉镇出现壮观的云海。壮丽的云海在阳光照射下云腾雾涌,变化万千,山峦时隐时现,把村庄装扮得如蓬莱仙境。
2022年12月2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黑峪水库色彩斑斓,青山、绿水、村庄、田园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冬日画卷。
翠绿的荷叶丛中,伫立着朵朵娇艳的荷花,盛放的花朵像披着轻纱的仙女,在微风吹拂下翩翩起舞,也送来缕缕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