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敲打”乌克兰:不能用军事手段夺回克里米亚。据报道,德国左翼在野党议员与该国知名作家日前发起“和平宣言”请愿书,呼吁德国总理朔尔茨停止增加对乌克兰军援,并促进俄乌举行和谈。根据德国“改变”请愿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当地时间18日,已有超过50万的德国民众在这份“和平宣言”上签名。
另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会议所在地的德国民众也发起抗议示威集会。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成千上万的示威者在慕尼黑多个城镇举行抗议集会,要求西方停止对乌军援,并呼吁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德国联邦议院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拜斯特隆呼吁德国民众“团结一致,反对当局以及其他北约国家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实际上,德国民众举行反战示威抗议集会,只是欧洲各国民众反对继续武装乌克兰的一个缩影。在此之前,包括法国、意大利和捷克在内的很多北约国家,都出现这样的反战抗议集会。显然,随着俄乌冲突的无限期持续,欧洲国家所承受经济和安全的代价越来越大,各国民众纷纷改变对乌克兰的态度。
乌克兰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就像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欧洲国家把大量的武器弹药和资金投入到乌克兰的战场,但现在看来,它们获胜的希望几乎已不存在。更要命的是,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在某一天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基辅对北约援助的贪得无厌、以及它们对俄本土进攻的强烈欲望,正在让俄乌冲突局势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据观察者网18日报道,基辅官员近期不断重申“确保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主权完整的重要性”。对此,有美媒声称,乌克兰将会在不久后出兵克里米亚。
乌克兰之所以有这种底气,是因为一些北约国家正在寻求提供远程攻击导弹。近日,有乌克兰消息人士告诉媒体,乌国防部正在与英国政府接触,以商定向基辅提供巡航导弹的数量。不过,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主持人随后在报道相关传闻时发出警告,如果英国向乌克兰提供巡航导弹被用于攻击克里米亚,那么“伦敦将化为尘土,在地狱中燃烧”。
美国之所以没有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就是因为担忧乌军攻击克里米亚导致战争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如果真的拿出巡航导弹,怂恿基辅攻击克里米亚,引发俄罗斯对英国的军事报复,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据观察者网18日报道,乌克兰对“夺回克里米亚”蠢蠢欲动,拜登政府对此感到担忧。
美国“政治新闻网”声称,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官员正试图提醒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的战斗将血腥且艰难,成功几率几乎没有”。美国民主党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史密斯直言:“事实已经是明摆着的,乌克兰不能以军事手段夺回克里米亚”。
美国反对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当中因素除了乌克兰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动用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及“不再给自己设限”的报复行动,极有可能会让基辅、甚至伦敦“在地狱中燃烧”。显然,美国试图阻止乌克兰进攻克里米亚,为的就是避免不可控制的局面出现。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表示,“克里米亚是普京的红线,任何攻击行为都将引发俄罗斯做出更广泛的回应”。显然,防止战争升级,已成很多北约国家的一种共识。而欧洲反战情绪不断高涨,也在不断削弱北约国家对乌军援的热情。乌克兰外长库巴列日前不得不承认,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或者远程导弹,就是在变相鼓励基辅对克里米亚发起攻击。俄罗斯“不给自己设限”的反击,不仅会导致乌克兰局势升级,弄不好还有可能引发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冲突。这种结果,恰恰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英国头脑发热执意要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俄罗斯媒体则用让英国“化为尘土”进行回应,这似乎引起美国的警觉。因此,当乌克兰希望拿到英国导弹并“蠢蠢欲动”企图攻击克里米亚的时候,美国立即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敲打。毕竟,维持眼下俄乌冲突的这种胶着状态,最符合美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