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 > 正文

专家表示:东下冯遗址考古成果意义重大

2024-12-14 19:55来源:互联网 点击: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举行。会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崔俊俊表示,考古工作者在夏县东下冯遗址发现的大量夏商时期冶铜遗存对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时代冶铜产业格式意义重大,进而为解读晋南“夏墟”的历史内涵、阐释晋南地区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供了考古实证。

  东下冯遗址位于夏县东下冯村北青龙河两岸的台地上,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目前晋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夏商聚落之一,是探索夏文化研究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遗址。在“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国家重大课题安排下,近年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持续对该遗址进行系统调查和勘探工作,掌握了遗址地下遗存的分布情况。

  从2022年6月至今,考古人员在该遗址清理夏时期灰坑80余座、房址13座,发掘了丰富的陶器、骨器、石制品。这些石制品包括成品、半成品、毛坯、加工工具及大量原料、石核、石片、石屑、废料等,基本涵盖石器生产“操作链”各阶段。据此判断,这一区域应该是夏时期一处石料初级加工兼石斧等重型器的生产地点。

  考古人员在该遗址的重要发现是一处较完整的“地坑式”窑洞院落,该院落由5座窑洞、2座储藏室、1眼水井及室外灶组成。整体坐北朝南,出入口位于南部,与院子中部水井及北部最大的窑洞构成南北中轴线。窑洞及储藏室门道均朝向水井方向,共同构成一组结构明晰的夏时期“地坑式”窑洞院落,出土夏时期陶器、石器、骨器、卜骨、绿松石、小件铜器及与冶铜相关的遗物。此外,考古人员还在此发现3000余件与冶铜相关的遗物,这些遗物以铜矿石、铜炼渣、草拌泥炉壁为主,还发现有少量铸铜陶范残块。

  崔俊俊还表示,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为了解遗址的聚落变迁提供了新材料,有助于构建东下冯遗址夏商时期的年代体系。

  【科学报国正当时】从学习追赶到并跑引领,培育航空安全“把关人”——走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

  【科学报国正当时】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培养飞行器总体设计总师级人才——走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着提升了监测精度。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