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一篇文章里就说过,从《刘老根5》,不,应该是从《刘老根4》开始,整个剧情就已经进入了群戏模式了,我管这叫作“乡村爱情化”,也就是说《刘老根》也开始走群戏路线了。既然已经是群戏了,也就没有所谓的主人公或主角之说了,只能说谁的难份儿多谁的戏份儿少了。我记得从前我在分析《乡村爱情》时,就采取几堆戏的模式。其实,《刘老根5》基本上也是这么展开剧情的。
就像我在标题上所说的,每一堆戏里都有一个戏眼式的人物。在这里,老编试着划分一下《刘老根5》里的几堆戏,实际上拿戏剧的术语来讲,就是几个单元的戏。从目前放出的12集剧情来看,四堆戏基本上就把整个剧情给划分完了。这四堆戏(四个单元戏)分别包括:1.秤杆子、大壮、老李头这一堆戏;2.刘老根、大辣椒、刘家儿女这一堆戏;3.刘老根大舞台那一堆戏;4.山庄内部这一堆戏。
好,接着我们把这四堆戏里的角色和戏眼人物分别总结一下。第一堆戏:秤杆子等村民。这堆戏里的人物有:秤杆子、志玲、二嫂子、大壮和老李头等。《刘老根》力图沿习着第一部时的传统,尽量在剧情上对整个龙泉沟村进行全覆盖,所以秤杆子他们这一行人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龙泉沟村民的缩影。这些人倒是蛮有典型性的,都挺扯老婆舌子,同时也是整个农村底层小人物的一面镜子。
在这一堆戏里的戏眼人物必须是秤杆子了,他很具有典型性,爱传闲话,无事生非。吃过很多次亏,依然是死性不改。第二堆戏:刘老根家。这一堆戏里的戏眼人物当然是刘老根了。现在大叔在戏份儿上已经舍弃老多了,很多好戏、出彩戏,他都分给了弟子们,让他们有更多出头的机会。在这一堆戏里的人物比较多且频繁。大辣椒、司机、大奎、二奎等,这一堆戏里的人物更换比较快且频繁,但是不更换的就是刘老根。
不要轻视了这一堆戏,它可是决定着后续主体剧情的走向呢。刘老根一发号施令,其他三个单元的剧情都得跟着做出巨大调整。这一堆戏不但根基稳定,而且笑点也比较多。第三堆戏:刘老根大舞台。这堆戏的人物就比较多了。药丸子、小琴、钱新月、宋老蔫、王老三、安三、大龙、赵三、山杏、宋开原等等,其实,这一堆戏是最有看头的了。山杏、赵三、药丸子、酒蒙子等一伙人,对峙着王老三、大龙、安三等一伙人。
这一堆戏之所以受到很多观众的关注和期待,主要因为它有这么几大看点:1.双方攻击对手的小计策、小动作;2.矛盾对立过程中一些搞笑包袱;3.这些二人转演员的绝活儿。这一堆戏里,戏眼人物比较多:药丸子、王老三、酒蒙子、宋老蔫、小琴等,好多矛盾和趣事,都是这几个人弄出来的。应该说他们这一堆戏带动着很大一部分收视率呢。很多观众点开《刘老根5》都是为了看看大舞台这帮活爹们。
目前,好几个矛盾和悬念都在这一堆戏里酝酿着呢,随时都会爆发。首先,王老三、保安余海阔伙同水果贩子侵占大舞台营业场地;其次,安三、大龙、余海阔等人转手倒票的黄牛行为;其三,药丸子和小琴、钱新月之间的三角关系。这些都是观众期待并关注的看点。第四堆戏:龙泉山庄。这一堆戏比较复杂,人物也比较多,大奎、二奎、姗姗、韩世信、李大成、周二牤、张可鑫、满桌子、回红等。
姗姗和韩世信的戏份儿有点烦人了。编剧在爱情戏上也玩起了《乡村爱情》里那种吐噜反账的把戏,让双方一会合一会离的。应该说这一堆戏并不怎么好看。比较有趣且活跃的,也只有李大成和周二牤这二人了。其他的人物也挺活跃的,比如大奎、二奎、姗姗和韩世信等人,除了活跃之外,并没有趣。李大成那种傻不愣登地劲儿,管他叫《刘老根》里的宋晓峰并不为过。但是,他还缺少宋晓峰那种外傻内精的劲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