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积极探索智慧助餐,在现有养老服务设施中嵌入助餐功能、盘活闲置场所建设助餐设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助餐服务网络,以实际举措解决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推动养老服务从基本保障向品质提升迈进
一是政策智慧双驱动,服务供给更精准。市政府印发实施《石嘴山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助餐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将“智慧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纳入民生实事强力推进。以大武口区为试点,建立“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服务机制,将失能、高龄、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划分为ABC三类,每月给予50—200元上门服务补贴和100元助餐补贴;创新“颐享积金”模式,按照“家庭充值+政府补贴”1:1配比使用,激活家庭养老责任;通过公开遴选确定2批19家优质助餐机构,动态清退4家运营不佳机构,保障服务质量。目前,老年人通过拨打12349、关注“颐享石嘴山”微信公众号、现场“刷脸”等多种方式下单助餐服务4800余单。
二是多元投入保长效,服务运营可持续。按现行政策落实老年助餐设施水电气暖优惠政策,统筹各类政策资金,对开展助餐服务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年补贴3万元,农村老饭桌每年补贴1万元,按年度分类予以补贴。探索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多元分担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助餐服务“开得了、稳得住、可持续”。除自治区资金补贴外,惠农区部分乡镇自筹资金支持农村老饭桌运营,平罗县崇岗镇崇富村、姚伏镇张家墩村等通过壮大村集体收入,对农村老饭桌给予补贴,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的积极性。
三是因地制宜优布局,服务模式更丰富。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在城市打造社区嵌入式老年助餐设施39个、依托农村互助养老院、农村老饭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等打造助餐设施78个,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便捷的助餐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门助餐”,大武口区朝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医养服务中心、惠农区椿萱老年护理院等4家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就近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鼓励社会餐饮企业积极参与老年助餐服务,进一步丰富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大武口区红旗社区、金山社区依托周边餐饮企业设置老年人就餐专区,惠农区“万德隆幸福大食堂”由商场改造,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实惠的餐饮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四是严格监管筑防线,服务安全有保障。加强老年人助餐设施安全管理,强化薄弱区域管控,市、县区民政局重点对助餐设施消防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房屋建筑安全等重点领域进行检查,督促整改了食品留样不规范、消防设施维护不及时、食材存储不规范等问题。今年来,市本级共对老年助餐设施开展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4次,发现和整改问题隐患19个,确保助餐设施运营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