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正文

火的应用区别了人与动物但你可知澳洲最臭名昭着的纵火犯是野鸟

2023-12-02 21:45来源:互联网 点击:

  猿猴爬上树梢,没有像其他动物一样四处奔逃。它望向远处冲天的火光,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浪,并没有心生恐惧,反而被深深吸引。

  烈火过境,灰烬中满是动物的尸体。火的炙烤,还使肉内游离的还原糖和氨基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成暗褐色并具有香气的物质,强烈刺激着猿猴的鼻腔。当它忍不住咬了一口,便迷上了这个味道。

  它望着火光远去的方向,不自觉的伸出手来,想触摸那无与伦比的力量。它成了第一个试图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考古学家们在元谋人的遗迹中发现了很多燃烧过的炭屑和兽骨,这表明元谋人已经掌握了天然火的使用。

  从1997年到2011年,平均每年,在澳大利亚730,000平方英里的热带森树草原中,约有18%受到火灾的影响。甚至一些地区每两年就发生一次火灾,频繁的不合常理。

  原来,在澳大利亚频发的山火中,最常见的不只有英勇的消防员,还有另一些忙碌的身影。它们嘴里叼着燃烧棍,然后扔到干燥的草原上。

  一次在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附近进行灭火时,迪克本来已开辟出隔离带,只需等待火势自己熄灭。不曾想,没过多久相隔不远的地方隐约出现了新火点。

  棕褐色,背部有斑点,身长52-59厘米,拖着一根圆形不分叉的长尾巴的中型猛禽——啸鸢飞了过来。

  它嘴里衔着一根冒着烟的树枝,在之前着火点旁边的空地扔下,又点燃了一处新火。看这熟练的动作,就知道它不是第一次干了。

  等到2012年9月,迪克又目击了一次相似的事件。只不过,这次的纵火犯是一只黑鸢。类似纵火的情况还发生在褐隼的身上。

  除了迪克,另一位消防员南森·弗格森,在澳大利亚北部霍华德斯普林斯自然公园执行灭火任务时,也看到了猛禽纵火。

  就像南森·弗格森看到的,这些猛禽作案并非是单枪匹马而是经常组团行动。而它们之所以这样干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为了食物。

  鸟类学家鲍勃·戈斯福德从2011年到2017年连续做了6年的实地采访和民族志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猛禽经常故意“纵火”。

  仅他亲眼目睹的澳大利亚猛禽“纵火”行为,就高达20多次。有一次燃烧了4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烧毁了超过6万平方公里的山林和草原。

  综合分析后,鲍勃认为它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它们发现每当草丛着火之后,就会有很多昆虫、蜥蜴、青蛙、老鼠、兔子等动物仓皇出逃,因此猛禽就能趁机捕猎。

  而且有些鸟类也发现烧死的小动物的尸体吃起来仿佛味道更好,因此经常发生争抢。所谓“狼多肉少”,狼不死,就只能多搞些肉了。

  开始只有较少的鸟类懂得纵火,但为了吃顿好的,其他的鸟类也跟着有样学样,以至于越来越多的鸟类开始在澳大利亚草原纵火,甚至常常团伙作案,让消防员应接不暇。

  当地人通常称这几种纵火的鸟类为火鹰,并始终保留着一个神圣的仪式—Yabadurrwa。在仪式中,一个人扮作鸟儿运送着燃烧的树枝。

  他们认为,人类甚至有可能是通过观察鸟类的纵火行为,学会了散布火势的潜力,使人类学会了控制火并在寒冷的天气中生存。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