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作为业绩支柱的预调鸡尾酒营收同比下滑1.42%,销售量同比减少8.69%。即便放宽了打款政策,经销商的打款意愿却在减弱。与此同时,百润股份大手笔投入营销的策略也收效不佳。
预调鸡尾酒市场发展滞缓,百润股份尝试打造威士忌产品作为第二曲线。国内威士忌发展尚在起步初期,打造这一品类或将使百润股份投入更多。
百润股份是一家颇有历史的企业,始创于1997年6月,以香精业务起家,主要产品为食用香精和烟用香精,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饮料、乳品、冰品、糖果、烘焙食品、咸味产品及烟草制品。
而近年来,最为消费者所熟知的,莫过于公司旗下的RIO预调鸡尾酒产品,这也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近日,百润股份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6.28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38%;归母净利润4.02亿,比上年同期减少8.36%。
其中,RIO预调鸡尾酒板块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87.90%,达14.31亿元;而香精香料板块收入占比10.79%,为1.76亿元。
然而,半年报数据显示,预调鸡尾酒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了1.42%,结合一季度数据来看,正值鸡尾酒销售旺季的第二季度收入下滑了7.3%。
另外,该系列产品的销售量为1721.51万箱,同比减少8.69%,生产量1693.96万箱,同比减少8.83%,库存量112.45万箱,同比减少71.7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百润股份放宽了打款政策,应收账款达到3.03亿元,同比增长了233%。但即便如此,经销商的打款意愿却在减弱。报告期内,公司的合同负债为6945.68万元,同比减少1.52亿元。
在鸡尾酒市场里,RIO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市占率一度超过80%。这与其大力营销离不开关系,也因此,百润股份的销售费用节节攀升。
2013年,百润股份营收仅1.29亿元。随后,通过植入《奔跑吧兄弟》等方式,大手笔砸钱3.69亿元销售费用,公司营收飙升至11.34亿元,同比增长780%。自2020年至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从4.28亿元上升至7.08亿元。
尽管百润股份曾表示,全年来看,公司将持续投入营销费用,销售费用率会维持在合理的比例,但增长的销售费用带来的效果却在下降。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4.39%,相较去年同期的20.07%增长4.32个百分点。
经过行业的阶段性调整,鸡尾酒赛道又迎来了新玩家,如五粮液、古井贡酒、山西汾酒、洋河、泸州老窖、汇源等都曾推出鸡尾酒产品。
“目前,低度酒市场竞争同质化比较明显,市场的入门门槛并不高,很多品牌在口感和品质上的差异化也不大。像RIO锐澳这样的头部品牌必须通过占领更多消费者的心智来提升品牌被购买的可能性。”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
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预调酒是微利行业,整个渠道伙伴赚不到钱,所以渠道推销积极性不高,这是预调酒面对的一个残酷问题。
“同时,整个行业同质化很严重,缺乏个性化,这是消费者缺乏持续兴趣的主要原因,所以确保研发投入,才会拥有更长的市场生命周期。”肖竹青说。
“饮酒主流场景的品类选择相对固化,而新场景诸如自饮、家庭聚会,在频次和受众面上显着低于前述的主流场景,这也是预调鸡尾酒市场发展滞缓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月24日,百润股份发布定增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25亿元,将投资于产能扩建项目、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巴克斯酒业(成都)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定增计划募集的资金大部分将用于预调鸡尾酒业务。
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方面表示,定增项目终止后,相关建设项目的实施安排会进行节奏调整,后续会通过自有资金、小额融资及银行借款完成项目。
百润股份董秘耿涛在5月2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回应,已发布的两款白色烈酒产品主要体现崃州蒸馏厂形象和高品质白色烈酒占位,面向B端专业圈层。
进入的玩家分为国际烈酒集团、国内酒业公司跨界和创业型企业三类,其中百润公司的威士忌项目投资规模最大。
在肖竹青看来,包括古井贡酒、洋河在内,很多传统酒业大佬纷纷布局威士忌产业,随着更多具备品牌教育能力的品牌进入,威士忌的品类会快速进入成长期。
但与此同时,中国银河研报也提到,国内威士忌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2023年国内威士忌市场规模55亿元,对比国内白酒、海外威士忌市场规模尚属微乎其微。
另据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3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调研报告》,2023年,中国威士忌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和知名产区集中的趋势加剧。其中,英国、美国、日本和爱尔兰占据中国威士忌进口量的95%以上,仅英国威士忌份额占比就已扩大至85.61%。
试图以威士忌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百润股份在与海外品牌竞争的同时,无疑将面临着巨大的花费和投入。
在生产环节,过去七年时间,百润股份建设崃州蒸馏厂、烈酒(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麦芽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等,已投入了接近20亿元。
对于渠道问题,「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致电百润股份,对方工作人员表示证券办人员外出,无法回答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