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正文

胸中有数(xiōng zhōng yǒu shù)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

2025-03-24 07:29来源:互联网 点击:

  3月20日中午12时,位於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境内的创大实业电动重卡换电站内,机械臂正忙碌地為一辆电动重卡更换电池。5分鐘后,司机徐圣超驾驶着满电的车辆缓缓驶出站台,“过去开柴油车,油费很高,还污染环境,现在换电车,节能又环保!”徐圣超笑着说。

  这一幕,是潘集区从“煤电重镇”向“零碳走廊”转型的缩影。作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潘集区年煤炭及副產品產量3000万吨以上,承载着“皖电东送”战略使命。但密集的能源產业也带来生态拷问:全区3500辆重型货车日均过境超1.3万车次,重卡尾气排放是空气重要污染源之一。当“双碳”目标遇上能源保供责任,这个传统工业区正以重卡电动化為切口,开啟一场能源革命的“压力测试”。

  走进创大实业电动重卡换电站,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在智能换电工位上,机械臂精准抓取电池,仅用4分鐘,就可為车辆完成换电。站内,两名工作人员正盯着智慧云大屏,屏幕实时显示着电池存量、运输状态和车辆调度情况。

  “这裡是全省首座社会化运营的重卡换电站,换电站採用‘车电分离’模式,电池由站方租赁,司机隻需支付电费和服务费。”该站负责人梅晓晨介绍,“每公裡成本比柴油车低,司机积极性很高。”站内还将配备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设备。梅晓晨说,这种“光储充换一体化”模式,让换电站成為区域能源网络的“调节器”。

  目前,该项目吸引省内外20余家企业考察交流,获评“安徽省绿色运输创新示范项目”﹔带动奇瑞、陕汽、吉利、重汽、江淮等车企和光储充换產业链深化合作,推动区域新能源汽车產业链集聚。

  “该站配备了27台新能源重卡,服务潘集地区市场。在经济效益方面,单台车年均运营成本降低10万元,全周期成本优势显着﹔在环保效益方面,示范站现有规模即可年减排二氧化碳超3000吨,助力潘集区空气质量改善。”创大公司副总会计师杨继东介绍说。根据潘集区规划,3年内逐步实现短途运输电动化。目前,创大公司在潘集镇的一座充电中心已建成投用。下一步,还将在潘集区新增瓜园换电站等2座充换电站,全区充换电站总数达4座,服务新能源重卡超200台,覆盖区内核心货源企业﹔并与凤台县等周边县区建设的充换电站打通,形成淮南市及周边运输市场新能源场景全覆盖。

  “重卡电动化不是终点,而是能源系统重构的起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评价。潘集区作為传统能源基地,完全可以通过系统创新实现降碳与保供双赢,这对全国资源型城市具有范式意义。

  在换电站内的“司机之家”,徐圣超捧着保温杯,望向窗外淮河岸边的村庄。“以前跑车,冬天喝口热水都难。现在这裡能休息、能充电,连Wi-Fi都免费。”他说。这座被列入安徽省验收名单的服务站,是省内首个与换电站融合的司机驛站,也是潘集区“架起党群连心桥”的缩影。

  温暖不止於此。潘集供电公司通过“网上电网”系统优化电力调度,国网淮南公司以“党建+基建”模式加速电网升级。

  休息片刻后,徐圣超续了杯热水,又踏入了驾驶室,他摇下车窗,微笑着挥手告别,车辆缓缓啟动,车轮碾过阳光下的路面,车尾扬起一丝微尘,却不见半点黑烟。

  潘集区,这个曾因煤而兴的城区,正以“换电”為支点撬动一场静默革命。在这裡,黑色煤炭与绿色电流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一场关於未来能源的生动实验——它关乎生存,更指向新生。(谭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