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伴随着机器的运转声,核工业成都机电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操控着数控车铣加工机器。据悉,作为一所重点公办中职学校,该校拥有先进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操考场,承担全国职业技能考核师培训任务。
据该校党委委员、团委分管领导张兴顺介绍,学校投入千万元的数控加工中心,又与最先进的企业制造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光是自己就业前景良好,对于社会制造业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些年国家对这一块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们学校也是如此,就像这个车间是前年建的,两三年时间,我们现在已经培养了对外已经培养了三、四批,我们自己也有五、六批的学生在这里进行培训,然后他们通过这样一个专业的训练和考核,到岗位上就非常受企业的欢迎。
【解说】从事4年汽车维修售后工作的刘杨为了将所学技能传授给更多人,毅然辞掉工作回到母校成了汽车专业实训教师。他坦言,因为学校是面向职业教育培养优质技能人才,所以他希望学生们要在学校打牢基础。
因为我以前的想法学一门技术,然后养家糊口。现在我想让他们(学生)能更多地去了解汽车它的一些基本知识,因为汽车更新换代很快,像现在传统的燃油车正一步一步慢慢被淘汰,以后的新能源或者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逐步推广到全世界,所以就要不断地学习。希望他们(学生)都能学有所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说】将现代学徒制贯穿于职业教育学习阶段的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培养了大批民航人才,尽管该校定位是职业院校,但是依靠订单培养,在整个民航产业链条里,从空乘、安检到机务,都能看到西航学子的身影。
我们有企业协助着我们一起来制定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我们的课程体系,然后一起来开发我们的课程资源。到后续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主要由我们学校的老师来给我们学生进行一些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些培养,企业的师傅就带着我们学生主要完成一些职业技能。
【解说】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高校,国家对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据介绍,该校实施的途径便是深入的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比如说我们跟四川省广告协会、四川省网商协会,还有四川省的室内设计协会,还有四川服装协会等等这样的一些协会进行合作。通过他们的这些大的资源平台,然后拓宽我们的校企合作的途径,实现学生的实习就业和一些项目的引入。
【解说】据统计,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在85%以上。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引用现代学徒制的方式,直接实习就业一体化。
比如我们参加了前几年《哪吒》的电影,我们学生在未毕业之前就和我们的一个合作企业叫黑焰影视美术公司合作,电影当中很多的场景都是他参与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新技术的这种培养。
【解说】成都艺术职业大学青年教师涂啦啦创作的作品《张灯结彩》,从全球征集的近50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被安装在延庆主赛馆外的广场。涂啦啦告诉记者,所谓的职业教育还是以教学的方式以赛促教,特别是老师也应该做表率,不断提升专业。
我觉得以赛促教的这种理念就会直接深入到我们课堂当中去,以赛促教真正意义上就是不断地给学生传达一些创作的一些灵感。
【解说】一直以来,成都市将职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成都教育“十四五”规划的要求,未来成都要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成都市多所职业教育学校,将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中国制造”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